看到本品,无不为之动容,其容何动?答曰,又是一枚南宋硕大板钱,世间至今闻所未闻,天下泉谱载所未载,作为南宋晚期之钱,此径此量,人之惊容,自在情理之中矣。然,其能信否?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静下心来,调整好心态,排除浮躁和浅薄,摒弃草莽意识,对之来一番审视辨识。
首先,关于淳佑元宝,其乃南宋晚期理宗皇帝赵昀淳佑年间(公元1241—1252年)之铸币。计有通宝、元宝两种宝文,其中,“淳佑元宝”铜钱有小平、折二两种形制,钱文楷书旋读。有光背和背文记年自元至十二,亦有铁钱。淳佑元宝钱,总的来看,无论小平还是折二,其遗存较丰,今仍不难见到,属于南宋较为普通的泉品。
其次,针对今日所展大钱,辩锈识浆。此钱出自西南窖藏,南宋之传统领地。察其锈色,绿锈覆盖,间显红斑。其锈深邃,覆盖重重,锈皮紧实,如甲似胄,可抗刃刮。其中,锈皮之下,再见红斑骨锈,极少露铜之处,可察其色泛红,实乃青铜质地,老熟铜色。莽莽锈斑,分布自然,沧桑岁月昭然,一派天成自然之耄耋老相,疑无可疑,若其门不自洞开,毫无道理矣。
第三,察其铸体。首先可见此钱直径103.5毫米,重约165克。其径硕大,是为出号之超大钱无疑,且为板型(愚多次发过大径薄板钱,故称其为“板钱”是也)。续而观之,其方正圆矩,地章平整,穿轮修整干净。文字笔划纤细,线条清晰,无粘无连,整体上字廓深竣而挺拔。如此铸相,非民私之炉可以得,正相反,其具官炉出品之相,其貌可证矣。
第四,品阅钱文。可见其楷书书体,书意略显徽庙遗风,笔笔划划,起顿有力,一句话,其书法端恭,字意规范,布局协调,端美无异。经比对,亦与淳佑元宝小平钱书意韵律基本相似。由此书意可见,其也非民私伪炉之能出矣。
由此几点审视来看,此品钱具有的真实可靠性甚大。这里无非有人会问在淳佑年间,会铸这样的大型板钱吗?会不会是南宋后之臆造品?此提问当可以理解,毕竟未见记载过。
首先,愚在之前发过的几品出号超大板钱中,对于这类板钱的真实可靠性也有过一些论述,这里不再复述,有兴趣者,自可参阅;
其次,仅就一点来看,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们知道,淳佑年间,还铸行了淳佑通宝,其形制较之元宝则复杂多样。非常典型的是,单是淳佑通宝背百虚值钱,其形制就有数种,小到当五,大到当五十、当百之超大钱。这就说明,其时铸钱,并不以直径大小决定其值,而是依据纪值文字。换言之,通宝可有若干出号大钱,元宝便不能说没有可能。
再者,这种超级出号大钱,可以肯定其与通宝当百钱的出号形制,有区别,也就是说,它不是虚值大钱。如此以来,那会是什么呢?当然不外乎,要么是钱局之镇库钱,要么便是特铸之纪念币性质。南宋晚期,政权风雨飘摇,与蒙古军的战事频繁,领地内经济衰减,矿铜出产锐减,故铸钱之料吃紧,能铸有此类薄板大铜钱,已属不易。
愚收藏古泉,也有时日,历经数载,驰骋猎泉。至今均未见未闻除此品之外的它品现世(愚并不认为其是什么孤品)。这也可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此钱绝非现当代伪制臆造。
总而言之,我们针对本品锈色铸相,以及我本人清楚的可靠来历出处。尤其是仅仅针对实物加以实证,即可将其排除出现当代伪作臆造之列。也就是说,只要其品本身,经得起挑剔审视,那么其就为真实。那种不言品质貌相本身如何,只凭想当然可能不可能的鉴赏方式,最后只能用所谓“臆造”来掩饰其浅薄认知矣。
不管怎样,我们对此仍然可以仁智各见,然,祖宗的东西,当生敬畏,认真待之。不能因为我们不懂,史书泉谱未载,而轻率戏言否定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