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越窑秘色瓷鹿
图录号: 4152
估价RMB: 500,000-800,000
成交价RMB: 1,265,000(含佣金)
4152
北宋·越窑秘色瓷鹿
说明:“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 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周辉《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过去一直把胎釉俱佳、釉色青翠的越窑称为秘色。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出13件越窑青瓷器,在物帐上这批瓷器记载为“瓷秘色”,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纱。2016年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成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与法门寺地宫秘色瓷相同的越窑瓷片、残器,从而明确了秘色瓷的烧造地点。秘色瓷多见碗、盘、钵、粉盒等日用器,而动物造型的极为少见。
整体塑造一只卧鹿,俯卧于高台之上,台下剔刻成六组山峰状,为象征大自然山野之态。鹿呈昂神凝之姿,仰首竖颈,面微晗,双目远眺,神态怡然。
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也是最神圣的动物。古人十分喜爱、崇拜鹿,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在古人的心中,鹿是祥瑞神奇的动物。古代“四灵”中的龙和麒麟便都含有鹿的特征。鹿在古时不仅仅是长寿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而白鹿更是被人们称之为“仙鹿”、“天禄”,是瑞兽的代表。宋代更有鹿母莲花的传说,“毗舍佉夫人有子,名鹿,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三十二卵,一卵出一儿。”故鹿在宋代还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北宋·越窑秘色瓷鹿
说明:“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 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周辉《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过去一直把胎釉俱佳、釉色青翠的越窑称为秘色。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出13件越窑青瓷器,在物帐上这批瓷器记载为“瓷秘色”,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纱。2016年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成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与法门寺地宫秘色瓷相同的越窑瓷片、残器,从而明确了秘色瓷的烧造地点。秘色瓷多见碗、盘、钵、粉盒等日用器,而动物造型的极为少见。
整体塑造一只卧鹿,俯卧于高台之上,台下剔刻成六组山峰状,为象征大自然山野之态。鹿呈昂神凝之姿,仰首竖颈,面微晗,双目远眺,神态怡然。
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也是最神圣的动物。古人十分喜爱、崇拜鹿,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在古人的心中,鹿是祥瑞神奇的动物。古代“四灵”中的龙和麒麟便都含有鹿的特征。鹿在古时不仅仅是长寿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而白鹿更是被人们称之为“仙鹿”、“天禄”,是瑞兽的代表。宋代更有鹿母莲花的传说,“毗舍佉夫人有子,名鹿,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三十二卵,一卵出一儿。”故鹿在宋代还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专业在线鉴定服务
手机号:
13263229895
微信:
qianbi15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