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安宝货银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官方明文记载的白银计数货币。由于其为贵金属货币,加之实际铸行时间仅一年多, 故史铸量不多,实物遗存至今甚少,各等银铤皆十分的珍贵,乃辽金钱币收藏中的大珍之品。
据相关文献记载,承安宝货银铤官方发现于公元1981年,乃为壹两半。后再发现壹两银铤。而根据《金史·食货志》所言,其分为五等值,目前为止除壹两和壹两半最早披露以外,愚在2019年1月4日,还首次披露了自藏的伍两银铤,参见(极罕见之金代《承安宝货伍两银铤》…)。这表明承安宝货银铤各等值逐渐被发现的事实。
而除了上述的承安宝货伍两银铤外,愚还有藏拾两以及长期未见且处于猜测中的贰两半与柒两半两个等值银铤,秘藏而至今未予披露。因此,时至今日,特将其中拾两银铤先行帐中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博客公展鉴赏,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和实物加以证实,并一睹其真容,以飨藏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见,铤面以戳印方式戳汉文“承安宝货银拾两、库、部 花押符”,其文字合规清晰,书相较为特别,书体似楷似隶,笔划清晰,且力道十足。整体无论是文字还是书相古朴率真而极具个性,与其壹两、壹两半、伍两之书相一脉相承,正是承安宝货官铸银铤之本色书相,可谓无异无邪,无需细表,真实开门而无可质疑。
次观铸相。其形制为银铤之典型束腰形态。其重约406.84克,乃为标称重量,因其为铸品,故不同锭之间可有几克之差距,也属正常范畴。续可见其戳印较为深邃有力,字迹清晰可辨。观其面有浇铸波纹,十分自然;复观其背,可见古银锭独有的蜂窝形态,此蜂窝形态是识别古银锭真假的又一关键,可见其蜂窝大小深浅不一,坑洼很不规则,深浅皆具,彰显自然(而仿品银锭蜂窝往往细小密密麻麻如网状,或者如人工后期钻成,极不自然,所有这些看似真实,其实不然矣)。藉此,无需赘述,观铸识体,本银铤之铸相完全符合古代银铤必有之特征,乃为到代之官炉铸制,无需赘述,其门洞开。
再察锈相。本银铤早年出自黑龙江窖藏。可见其材质泛白,银质无疑。其身包浆裹缚,银白色熟润有加,深浅相间,分布自然,包浆踏实不虚,盎然老相,彰显无疑。值得提及的是,古银锭在北方干燥气候下,往往黝黑包浆会变浅变薄,以至于显出白亮之色,反之置于南方湿润气候环境之中,则包浆变深变黑矣。如此这般,无需赘述,辩锈察浆,本品包浆之相,一派自然天成昭然,其门又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承安宝货拾两银铤”,三相一材,开门见山,毋容置疑,是为大真大实之品。如前所述,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在收藏实践中,目前除了公博所展壹两、壹两半之外,拾两极为罕见,东北民间收藏亦见一二,近年即使在东北地区已然难见其踪迹,可见遗存量确是十分的稀薄,甚为珍贵,能有藏之,当为幸运矣。来源:京川游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