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明代永乐铸币
北泉轩
对于古钱币的研究,如果能够解析其时代背景,就算已经是做出努力了。因为现代人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况且,既使在信息极为发达的今天,人们也不可能洞察一切。
据载,明代官炉所铸制钱相对较少。明洪武实行纸钞,而制钱仅作辅币。查洪武至隆庆二百余年间,历12帝,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弘治、嘉靖、隆庆7代有铸币,而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5朝未发现铸钱。在铸钱的7个朝代中,除洪武、嘉靖以外,均铸量较少。其中成祖朱棣在位22年,年号永乐,一以贯之。永乐铸钱,文字俊美,字体一贯,铸工精细,工艺考究,形制规范。实属量少质优,不可多得的古钱。经查,1974年,在西沙群岛北礁礁盘上发现的明代沉船处,清理出永乐通宝平钱49684枚。第二次清理,又发现永乐通宝平钱2851枚。5万多枚永乐通宝并无大钱。
永乐六年(1408)始,先在两京开铸,三年后又增加了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省钱炉。每年铸量10万贯左右。笔者所见永乐通宝三档四种:小平铜质,小平银质;二钱铸母;三钱铜质
如上图,小平铜钱主要投入集市流通。小平银钱用于宫廷赏赐;二钱鎏金铸母,或少量试铸,输出海外。或仅存试样,并未铸行;永乐三钱大部随郑和出洋,作为礼遇赠品,仅留少量赏赐皇亲贵戚、公侯宠臣作为把玩之物。故而诗曰:
燕王发兵灭建文,
叔夺侄位生迷津。
登基大典蜚声震,
马公西洋阅世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