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清末民初曾先后建过四个造币厂。
第一个造币厂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在东局子“北洋机器局”内,称为“北洋机器局造币厂”。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东、西两局全部被毁,造币厂亦未能幸免。
第二个造币厂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在河北西窑洼大悲院旁护卫宫旧址,取名“北洋银元局铸币厂”,由袁世凯任命周学熙筹建。将东局子造币厂的机器设备移来,开始铸造铜元以取代方孔的制钱,日产铜元数十万枚。到了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已经有厂房140余间、熔炉数十座、各种制币机器数以百计,以及锅炉、发电机等机器设备。此外还有办公室、库房、宿舍等,已经颇具规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名为“天津户部造币北分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造币厂再次更名为“度支部造币津厂”,到宣统二年(1910年)被裁撤。
第三个造币厂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建在河北大经路(现中山路),占地面积31916平方米,为清政府的国家造币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最初定名为“铸造银钱总局”,引进国外最新的机器设备,在当时堪称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精良、技术最先进的造币厂,也是全国货币制造的中心。因该厂直属户部管辖,后改名为“户部造币总厂”。随后,清政府又将全国各地的9个造币厂改为分厂,隶属天津造币总厂管辖(9个分厂是直隶、湖北、江宁、福建、广东、奉天、河南、四川、云南造币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造币总厂亦改名为“度支部造币总厂”。造币总厂初创时,拟定铸造金、银、铜三种货币,称为“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通行天下,已归一律。到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为止。
第四个造币厂建于1912年,将河北大经路的“度支部造币总厂”与河北西窑洼的“度支部造币津厂”合并,成立“中国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度支部造币总厂”称为东厂,专铸银元;“度支部造币津厂”称为西厂,专铸铜元。生产的银元“袁大头”通行全国。直到1927年成立国民政府,以纸币代替银元为止。1932年正式撤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