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政府于景德镇设立浮梁磁局专司烧造一事,朝廷御用与赏赐外销瓷器皆由其所出。蒙元之世,朝廷与中西亚地区政治经贸往来最为密切,尤其元文宗登基之后,两地文化互动交流成就斐然。彼处先进工艺亦为中原所汲取,其中瓷器一项尤为显著。元·许有壬《至正集》卷九“马合马沙碑文”载:“西域有国,大食故壤,地产异珍,户饶良匠。匠给将作,以实内帑。”此文献揭示当时的浮梁磁局有波斯的工匠参与瓷器的烧造,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此时在波斯陶器上广泛使用已逾三百年之久的钴蓝料传至景德镇,与本土得天独厚的烧瓷技术相结合,遂成享誉四海的元青花瓷器,铸就中国陶瓷史上璀璨夺目之华丽篇章。
元青花瓷器最初烧造多应波斯地区(西亚伊利汗国)王公贵族之需,造型、纹饰、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风俗而定,一改宋瓷影青之纤薄小巧,隽秀素雅之风格,往往以器形巨硕雄健著称,其中大罐一类堪称代表。目前所知元青花大罐现存二式:一为铺兽衔环式,一为摩羯鱼耳式,后者最为稀少,存世不过四例,分别为英国The C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Bristol藏品,伊朗德黑兰国家博物馆藏品(阿迪比尔神庙旧藏)和大英博物馆藏品,而当今唯一流通者则是本品。
本品造型恢弘雄健,为元青花大罐同类罕见之佳作。纹饰层次繁密,自上而下多达八重,肩部前后绘饰穿花麒麟鸾凤纹,麒麟回首腾跃,动感逼真,鸾凤飞翔飘至,仪态安逸。罐身主题纹饰为六朵缠枝牡丹纹,胫部则是十瓣仰莲纹。布局清晰分明,笔意酣畅洒脱,所绘牡丹饱满硕大,仰俯有致,风姿典雅。青花浓翠如墨,深入胎骨,兼有丹青之妙。内腹壁釉面斑驳,但碹修较之同类规整干净,底部亦然,挖足明显,圈足内清楚可见一道道大小细密不一的修坯痕。对慢轮修坯工艺来说,能如此细致制作,颇为不易,这是摩羯鱼耳式大罐的特有之处,伊朗阿迪比尔神庙的藏品亦存在同类修坯情况,由此可见,此类大罐的成型制作精细的程度堪称元青花罐类之首。
本品青花发色浓妍似墨,较之其它例如戴维德爵士典藏至正十一年铭象耳瓶的颜色要深沉,在土耳其皇宫、伊朗阿迪比尔神庙的元青花藏品中不乏相同之例,因此学术界一般视此类器皿为标准型元青花的早期作品,即在蒙元朝廷与伊利汗国交流最密切的时期烧造的。对此虽无准确纪年材料佐证,但景德镇落马桥、戴家弄元青花窑址出土此类标本的地层确实可以证实此说法。
现存此四件摩羯鱼耳式大罐纹饰布局均稍有不同。而与本品最为接近的一例则是英国The C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Bristol藏品,只是肩部杂宝花卉纹的排序不同,它和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一样,口沿有残,皆镶嵌典型的中亚风格的铜扣,可以证明它们曾在中亚地区使用过。伊朗德黑兰国家博物馆藏品,最明显不同的一点就是肩部没有一圈杂宝花卉纹,第三道纹饰中出现狮子取代穿花麒麟。
麒麟、鸾凤是元代贵族阶层专用纹饰,常见诸于其织品服饰和金银漆器之上,元朝典章制度曾明文规定平民百姓禁用。《元史·顺帝二》记至元二年(1336年)夏四月丁亥诏曰:“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该禁令最前的二者都运用装饰到本品的肩部之上,可见其身份之尊贵。
本品另一独特之处就是以摩羯鱼为耳饰,纵观元代青花瓷器,摩羯鱼除此之外,不曾见于运用于其它器形或纹饰之上。摩羯,又称摩伽罗,本是印度神话中水神的坐骑,其头部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像鱼。佛教经典以其比喻菩萨以爱念缚住众生,不到圆满成佛终不放弃,又因“摩羯以肉济人”,后来成为佛教圣物。(见唐·杨衔之《洛阳伽蓝记》记述 )据目前考古材料表明,最早的摩羯鱼形象,出现于隋代李和墓石椁盖上的刻绘。而装饰于瓷器之上则始见北宋耀州窑,多为“摩羯戏水”等题材,流行装饰于酒碗内心。本品以之为耳饰,别致新奇,又与此类大罐的功能相呼应。无论铺首衔环式还是摩羯鱼耳式大罐,其功用主要是为王公贵族存储美酒佳酿,若如本品以摩羯鱼为装饰,则暗寓酒深似海之意。
本品来源可靠,递藏有序,最早见于伦敦苏富比1974年12月2日拍卖,编号为第262号。后为台湾鸿禧美术馆收藏,1978年于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宋元之美术》展览中展出,至2004年香港佳士得4月26日复现,编号为1021号,以2190万港币高价成交。著录于《中国历代陶瓷选集》图版73,台湾鸿禧美术馆出版,台北,1990年;《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顾·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精选》页48,香港,2006年。因本品之独特性,成为过去三十年学术界研究元青花瓷器的重要资料,被一系列著作、论文所引用,殊为难得,成为元青花研究当中一件坐标性的重要佳品,其学术价值之高不言而喻。
元青花瓷器存世数量罕少,而造型特殊、纹饰别致的品类就更是凤毛麟角,重金难求。如今承蒙藏家割爱,重器再现流通,是为大幸事,如此机缘更是不可错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