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尊造型仿青铜器,口微敞,短颈,溜肩,弧腹,下收为圈足,肩部饰两对称的象首形耳,器形周正古朴。装饰亦在仿青铜器基础上略加变化,先于胎体外壁浅浮雕主体纹饰并阴刻地纹,通体施以仿古铜釉,再于釉面以金彩描绘填涂。口沿下为浅浮雕描金几何纹装饰带,下承连续的如意云头纹一周。主体纹饰分三层,颈部及腹部装饰描金彩的浅浮雕缠枝西番莲纹并衬以锦地回纹为地子;肩部装饰一周描金变形螭龙纹饰带,肩部与颈腹部纹饰带分别以一周凸起的粗弦纹间隔。下腹与底部相接处装饰一周浅浮雕描金变形莲瓣纹,圈足饰一周几何纹饰带,与口沿上下呼应。肩部两侧象耳描金并以白釉装饰象牙。器底施白釉。
清中期是明清制瓷技艺的又一个巅峰时期,尤其乾隆帝嗜古成痴,瓷器制作仿古之风盛行,除大量仿烧前朝名窑外,也盛行仿各种其他质地工艺品,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称:“骤视绝不类瓷,细辨始知皆釉汁变化神奇之至也”。此类器物因器形和纹饰均仿铜器,故称为“古铜釉”或“古铜彩”,其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是在紫金釉或厂官釉上施红、绿、黑、蓝、酱黄等低温彩,以烧制出青铜制品效果,或用金彩摹绘璀璨的错金银纹饰,其质感色彩均与青铜真品相若。古铜彩是清代著名的色釉品种之一,烧制始于雍正朝,盛行于乾隆时期。陈浏《陶雅》中称:“古铜彩独推乾隆朝,花纹皆凸雕夔龙、云雷,青绿殊可珍玩”。
此尊通体古铜釉为地,凸起纹饰金碧辉煌,地纹青绿凝重,模仿古青铜器错金及锈斑效果;纹饰则为明清瓷器常见的如意云头、缠枝莲纹等,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乾隆仿古铜釉瓷器的典型特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