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瓶,因观音插杨柳枝,存甘露水而得名,亦称“藏草瓶”。“甘露”一词为梵文汉译,据传饮之不老长生,视为 利天的甘美的灵液,有驱除苦恼延年益寿,往而复生的功效。本品小口, 细长束颈, 溜肩鼓腹,及底内收,下承覆碗状高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莹润纯洁,这类瓶式不书款识。
甘露瓶伴随佛教的传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其功能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丰富。清代甘露瓶制作以乾隆一朝为盛, 乾隆皇帝对于藏传佛教的崇拜十分虔诚,广建藏式佛教建筑,大量的寺庙和频繁的法事活动必然需要大量法器和陈设配合,故而内廷可见大量的瓷质和其他材质的藏传佛教法器,同时这些瓷质法器还被清廷用作赏赐西藏之用。 乾隆时期甘露瓶釉色繁多, 有斗彩、粉彩、矾红彩、青花等多个品种。粉彩中又有绿地粉彩、蓝地粉彩之别,纹饰有缠枝莲花纹、八宝纹等。如图所示乾隆官窑矾红彩莲纹甘露瓶,通体施白釉,以矾红绘折枝莲纹等纹饰,同样底足无款。《乾隆记事档》载: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俱不要款。”次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俱留下,其甘露瓶着唐英再烧造几件”。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 本器则通体施白釉,无红彩装饰,较为少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