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熏精铜铸造,以瑞兽麒麟为形,器型硕大。麒麟身形矫健,身布鳞片状表皮,前腿挺立,后腿曲蹲,扭头向远处眺望。其头顶生独角,双耳竖立,圆眼怒瞪似铜铃,嘴微张,露出舌头和凶猛的獠牙。颈部、四肢鬃毛浓密厚重,背鳍戟张,肋下火焰迎风飘扬,尾部向上竖起,更添威猛祥瑞之态。下承长方形底座,腹部中空上下联通。底座右侧铜环可向外拉开作抽屉状,供倒放香灰之用。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性情温和,传说能活两千年。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礼记·礼运第九》,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征详记》云“麒,仁兽也,状如麋,牛尾,马蹄,设物备而不为害,故为仁也。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主时此兽才会出现,且有威严之态,神威之功。整器造型比例适度,神态生动逼真,举凡书斋清宫、神案祭祀及厅堂陈设等处均十分适宜。
宋代,熏香文化已从皇家贵族、文人士大夫以及佛家、道家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居室厅堂熏香祛污,宴会庆典上焚香助兴,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用以佩挂。一些文人雅士还亲手制香,苏洵即有诗云:“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黄庭坚也常自制熏香,还曾以他人所赠“江南帐中香”为题作诗赠苏轼。宋代的熏香器具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屡有创新。其中颇具特色的就是“兽炉”。所谓“兽炉”即是以鸭、兽造型制造的金属熏炉,亦称“香兽”。宋代《香谱》中记载:“香兽,以涂金为狻猊、麒麟、凫鸭之状,空中以燃香,使烟自口出,以为玩好。”宋词中欧阳修《越溪春》“沈麝不烧金鸭冷,笼月照梨花”,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周紫芝《鹧鸪天》“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等状物咏怀的句子,说的就是这种鸭、兽形的熏炉。宋代以后,熏香活动逐渐普及至寻常百姓之家,因此存世的普通香熏炉多。本麒麟熏炉正是当时所讲的“兽炉”。麒麟口中生出香气一缕,弥于眉目之高,使人心无旁骛,尽脱凡俗之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