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功《林泉高致桌屏》浅析
启功《林泉高致》为民国原装八扇桌屏,画心绘制于1940年,尺寸袖珍,乃临仿査士标册页而成,应是画家自留自赏之物,笔墨清逸华滋,秀雅可爱,实属难得。
屏风作为古代起居的重要器物,起到隔挡风尘、划分空间、彰示礼仪等作用,除了家具类的大屏风,还有一种案头陈设的桌屏也同样引人注目。据载,桌屏创始于宋,明清时期尤为兴盛,风气入民国而不替。桌屏本有防风护砚的功能,不过它的装饰性逐渐突出,遂成文人士大夫的文房雅玩,制作亦愈加精致多样。时至晚清民国,折叠式桌屏合器物的奇巧与艺术装饰的丰富为一体,且便于收纳,陈设灵活,流行一时。既为折屏,四扇、六扇抑或八扇,与书画条屏之数相符,自然以挥洒丹青翰墨最为适合。
《林泉高致桌屏》是启功此类作品的代表作。屏心每幅尺寸纵横概与书签一般大小,方寸之间,作画难度甚高,非笔墨娴熟、胸有丘壑者不能为。民国京津地区高手云集,但并非都能驾驭这一媒材,能独立完成八扇者更属箇中高手,毕竟既要避免画面经营的雷同,又要展示多元的笔墨家数。而启功尤其钟爱这样的形式,传世者既有合作,也有八屏皆出于自作,以其传统精严的画风,施诸小小的桌屏,可谓雅致之极。
此件桌屏属拟古之作,八屏专学清初大家査士标,将册页画转格为屏风画。题识所述“元和顾氏过云楼藏查二瞻册”即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査士标册页,此册曾在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制成珂罗版刊发。两相对照,可知启功对前贤的汲取转化,如柳下高士一帧,即査册之“溪上对鸥”;骑驴一帧,即查册之“春郊吟眺”;仿米家云山一帧,即查册之“万壑晴云”;墨笔林亭一帧,即査册之“华亭尚书画法”;署款一帧,即为査册之“溪山访隐”……査士标画风荒寒清寂,启功则温润华滋,此屏存查氏之典型,而不拘于形似,别为一番设色,自具一种精神。各帧均无上款,应为画家自存自赏之物,展玩之际,似卧游山川,颇动“移天缩地在君怀”之想,识者宝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