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的画值多少钱,请看下面拍卖纪录!

镜心 水墨纸本
壬寅(1962年)作
估价(人民币):1,800,000-2,500,000
成交价(人民币):2,070,000
题识:有作《采桑图》者,未见作《采槐图》者。人皆以蚕吐丝为益,何不见羊挤奶亦有功耶?大约羊贱馋也,彼采之不足,则立地而啃之,其不为美者,盖如是乎。壬寅之秋,于常宁宫戏笔耳。
钤印:石鲁、丙子
尺寸:69×48 cm. 约3平尺
简介
1959年《转战陕北》标志着石鲁的艺术步入成熟,并迎来新的创作高峰。他主持“美协西安分会中国画研究室”,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为准则,提出艺术必须“记载下我们伟大时代的一切珍贵的生活素材”,探索中国画发展的新方向。在1960年至1963年间,画家以田间山林、庄户农家的生活与劳作为题材,创作了《种瓜得瓜》、《逢场作戏》、《地头小趣》等作品,立意皆新。绘于1962年的《采槐图》,即为这一阶段的代表。
石鲁有感于世人有作《采桑图》而不画《采槐图》,因嫌弃喜食槐叶的羊,即便“挤奶有功”,也无人作画歌颂。本幅描绘一群孩童采摘槐叶的场景,有爬立枝头者,有捡拾枝叶者,有吃力提篮者;远处数只觅食的山羊,中间一只前肢攀在树干上啃食叶片,即是世人所嫌弃“贱馋”行为,生动鲜活地呈现出乡间生活小景。在这一阶段中,石鲁少有以长题说明创作思路的画作,此幅颇为难得,可一窥创作立意之所在。
题款“常宁宫戏笔”即西安常宁宫疗养院。他于1961年患肝炎,断断续续住院疗养,是幅《采槐图》应写成于疗养期间。

立轴 设色纸本
1959年作
估价(人民币):100,000-150,000
成交价(人民币):345,000
题识:寿如松柏。敬祝寒杉老人八秩大寿,石鲁。
钤印:石鲁所画
尺寸:31.5×44.5 cm. 约1.3平尺
简介
说明:《寿如松柏》是1959年石鲁为贺陕西书画界泰斗张寒杉八十寿诞而作,应是从册页中佚出。张寒杉八秩大寿为西安画坛盛事,诸家均有作品相赠,今见流传者有何海霞、康师尧等人的同尺寸作品,原当为同一册中作品,且题材均为松柏,取其松柏同春的寓意。
1959年,四十岁的石鲁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创作《转战陕北》,标志着其绘画艺术的成熟。此幅寥寥数笔涂抹出柏树的枝干,狂放的墨笔点厾树叶,全作不用线勾,笔墨纵意,画幅虽不大,却营造出撼人气势,也预示着他其后的风格之变。
上款张寒杉(1880-1969),名靖,字寒杉,陕西咸阳人。早年留学日本,1930年代为杨虎城夫妇讲授文史、书画。1949年后,曾任陕西文史馆馆长、中国美协西安分会副主席,石鲁曾两度为其写像。

镜心 水墨纸本
1961年作
估价(人民币):120,000-160,000
成交价(人民币):138,000
钤印:石鲁
尺寸:26×20.6cm. 约0.48平尺
简
说明:是作无年款,经家属确认,应作于1961年。
从见诸出版物的写生稿看,石鲁此类人像写生集中在1961年至1963年,绘形态各异的男女老幼,或坐或立,多为侧面、背面像,几乎不渲染背景。他曾在1963年一张背坐的女孩上题“如此可谓笔简神全乎”,可知他这些写生作品,旨在探索对人物情态的把握和追求水墨的趣味。
此作绘前后盘腿背坐的两个人,似正低头劳作,旁边杂错的草木舒张,两人身后一丛小花灼灼盛开,墨色浓淡相宜,表现出空间的纵深感,虽寥寥笔墨,却营造一方悠闲舒适的乡间小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