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十代钱币

zimou
6810
文章
0
评论
2018年10月15日14:34:50 评论 237

五代十国的币制
黄巢起义失败后,朱温乘机崛起,907年废唐哀帝,唐朝灭亡,遂成五代十国之乱局。在北方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在南方,则先后建立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南平)9个小国,加上今山西一代的北汉,史称十国。

五国十代钱币
自晚唐至五代的近百年间,政治混乱分裂,经济凋敝破产,战乱连年不断。这种分裂混乱的政局反映在币制上则是货币种类繁多,币值变幻不定。在五六十年间,先后铸造了30多种钱币。各个短命朝廷都普遍铸行大面值货币,不但大量使用铅锡等贱金属,还大量铸行铁钱。更有甚者,刘仁恭竟以泥为钱,真是千古奇闻,滥恶已达极点。所铸货币因币材、铸工、重量、品质高低不等,大小不一,而形成不同的流通区域。钱币名称上有以国名为钱名的风气,钱文书法上开始出现最早的对钱。这些特点对后世都曾产生较大的影响,宋代铜铁钱划区流通,以及对钱的盛行,就是五代遗风的延续。
(一)五代时期的币制
五代总共只有53年,虽然时间不长,地域狭小,人口亦不多,且无铜矿。但是,长江以北这五个政治上以正统自居的割据小朝廷,却都铸行了货币。其中,以后周所铸周元通宝钱最为重要,铸工亦精。而以后晋天福元宝为最劣。
1.后梁
史书中未见铸钱记载,传世有开平通宝,大如当五钱,迄今仅见1枚,属稀世珍品。直径35毫米,1枚当开元通宝5枚,铸于开平年间(907-910)。钱文隶书,环读。铜质及铸工不佳,书法尤为败劣不堪,竟被采用为钱文,推测可能是太祖朱温手笔。
此外,后梁时割据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曾铸铁钱及泥钱。所谓泥钱,是指一种用被称为堇泥的黏土铸的钱。上世纪20年代在北京房山西北约40公里的大王山所在之大安村,曾出土永安铜钱数品,大小永安铁钱一批。另有铁五铢、铁货布及铁顺天元宝等,一般认为都是刘仁恭父子割据幽州时所铸。刘守光据燕时,曾自号大燕皇帝,改元应天。近世发现有应圣元宝,背铸“拾”、应天元宝,背铸“万”、乾元重宝,背铸“百”,或认为都是刘氏所铸。刘氏父子如此喜好铸钱,真可谓王莽之后又一人!
2.后唐
李存勖所建后唐以恢复唐朝正统为号召,因此灭梁之后并未铸钱。直至明宗时,兵革稍息,商贾略盛,因钱少不敷用,遂于天成三年(928)铸天成元宝。钱文旋读,隶书。书法浑厚凝重,轮郭阔壮,铸工精整。
3.后晋
后晋只有天福元宝一种。天福三年(938)石敬瑭诏许官民,以天福元宝为文,自由铸钱。故天福钱多薄小,文字模糊,轻重不一。1999年河南许昌一处五代时钱币窖藏,曾出土天福钱一千多枚,版式多样,背面多铸有星、月纹,体现了唐钱风格的延续,对研究天福元宝官私共铸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
4.后汉
后晋河东节度使沙陀人刘知远,乘契丹灭后晋时于太原称帝建立后汉,虽仅4年便为后周所灭,但仍于乾祐年间(948-950)铸造了汉元通宝。“文字明坦,制作颇精”,书法似开元钱,独“汉”字臃肿呆滞,窳劣异常。可能是用开元通宝制范后,再将“开”字改为“汉”,遂成汉元通宝,以此凑活了事。
5.后周
世宗柴荣继位第二年(955),因缺铜曾废佛寺3336座,销毁铜像铸周元通宝钱(图2,水泉院编辑,原文为拓片)。形制同开元钱,铜质、书法、铸工均甚精美。这是历史上第二起毁佛铸钱事件,也是五代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铸钱。为筹集铜源还曾向高丽购铜。五代钱中,周元通宝相对较多,版别亦较丰富。更因是由佛像改铸制成,传说可医小孩、妇人疾病,俗称“福儿钱”。
(二)十国时期的币制
十国中,除由沙陀人刘崇在太原建立的北汉外,其余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南平)九国,均为汉人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建立。这些政权大多是乘农民起义军摧毁唐朝地方统治机构时,由唐朝将领、地方官吏以及豪强地主发展而来。他们初则割据以邀名位,继则独立称王称帝。所占据的地区经济已比较发达,且遭受破坏较小,经济富裕,人口较多,社会相对稳定。立国年代都超过五代中任何一个王朝。其中,吴越、楚、南汉甚至较五代合计时间还要长。除吴、南平、北汉外,其余7国都曾铸钱。但是铜钱数量极少,流通中主要使用铅钱和铁钱。其中,以前蜀和南唐铸钱较为重要。
1.吴越
史载946年有人倡议铸钱,但未获准。直至11年后的显德四年(957)春正月,始“因唐旧制,杭州置宝兴监铸钱”。既是因唐旧制,所铸钱应为开元钱。因文献中未记形制上的特点,后世难以分辨。吴越国传5主,历72年,是十国中国祚最长的,因未铸年号钱,竟无钱币流传下来,殊为遗憾。
2.楚
马殷于唐末据有湖南,朱温篡唐后,殷上表恭贺,梁“拜殷天策上将军”,殷遂铸“天策府宝”以为开天策府之纪念,有铜铁两种。梁亡,马殷改事后唐,不便再用天策字样,遂铸“乾封泉宝”铜铁大钱。马殷铸钱多用唐钱名称,除乾封泉宝外,还铸有开元通宝及乾元重宝。马氏铅铁钱近年只在长沙近郊一带出土,这与史书中“马氏始铸铅铁钱,行于城中,城外即用铜钱”的记载亦相一致。
3.南汉
刘隐唐末为岭南节度使,镇守广州。朱温篡位后,被封为大彭王,尽有两广之地。刘隐曾收刮境内开元钱20余万枚献于朱温,因缺钱遂铸开元及开平通宝铅钱供流通使用,铸工草率。梁永明三年(917)刘隐病殁,弟刘龑继位,称大越皇帝,改元乾亨。未几又改国号为汉,铸乾亨通宝。第二年,又铸铅钱,十枚当铜钱一枚并行流通。南汉铸有乾亨重宝和乾亨通宝两种,重宝又分铜、铅两种。其中,铅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铸行的流通货币。1953年以来,广州市郊曾数次出土南汉铅钱,总数近一千公斤。1982年9月广东阳春石望镇曾出土石质乾亨重宝钱范1块。
4.闽
王审知于唐末据有福建,后梁开平三年(909)称闽王,贞明二年(916)铸开元通宝,形制仿会昌钱,背铸闽字。另铸铅钱,分光背、背铸闽、福、殷4种;后又铸开元当十大钱,分铅、铁两种,钱文不工。审知子延曦于永隆四年(942)八月“铸永隆通宝大铁钱,一当铅钱百”。2000年中国钱币学会曾与福建钱币学会合作,挖掘了位于泉州承天寺内的永隆通宝铸钱遗址,出土陶质钱范。审知另一子延政于建州(今建瓯)称帝,国号殷,改元天德(943),次年“铸天德通宝大铁钱,一当百”。另铸铜钱,较铁钱略小,文作天德重宝,对读,书法工整敦厚,背铸殷字,为十国钱中不多见之佳品。
5.前蜀
前蜀王建于永平元年(911)仿开元通宝铸永平元宝,铸工颇佳;改元通正(916)又铸通正元宝;翌年改元天汉并改国号为汉,铸天汉元宝;光天元年(918)复国号曰蜀,铸光天元宝,光字用行书,余为八分隶书。918年王衍继位,称后主,第二年改元乾德,铸乾德元宝;改元咸康(925)铸咸康元宝。不久降后唐。前蜀立国虽然仅有23年,在币制上却创立了两项影响深远的制度:一是确立了改元铸钱的新规矩,使得以后铸造年号钱成为定制;二是小平钱减重至3克以下,又被后世视为定制。
6.后蜀
孟知祥为后唐明宗之婿,初奉庄宗之命随军入川征讨前蜀,后于闵帝时叛唐称帝,改元明德,国号蜀。传世有一种大蜀通宝,隶书对读,书法恶劣,铸工草率,一般认为是孟知祥称大蜀皇帝时所铸。知祥称帝后仅7个月便去世,子孟昶继位,改元广政,铸广政通宝,有铜、铁、铅3种。铁钱铸行较晚,自此以后蜀地便正式成为铁钱区。
7.南唐
南唐先主徐知诰本为李唐后裔,因避乱为徐氏养子改姓徐。初仕吴封齐王,937年称齐帝,铸大齐通宝。2年后复姓李,名昪,改国号大唐。因史籍缺载,大齐通宝曾被归为黄巢,马定祥考定为徐知诰称帝立国大齐时所铸,传世仅2枚。943年李昪去世,子璟继位,兼并福建、湖南。用兵较勤,故铸钱较多。保大年间(943-957)铸保大元宝,钱文楷书环读。中兴二年(959)与后周作战失败,府库空虚,铸永通泉货当十钱(图4,水泉院编辑,原文为拓片),钱文有篆、隶两种,这是最早的对钱,留存稀少,北宋盛行对钱就源于此。未几,又铸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开元通宝等钱。李璟因败于后周,曾铸周元通宝十万钱以献,并去帝号,奉周正朔,未几去世,子煜继位,是为李后主。因财政困难,曾铸铁开元,以铁钱十枚当铜钱一枚。至降宋时,各郡所积铁钱仍有67万缗之多。南唐钱币是五代十国中最精致的,对宋影响较大。如仅就钱币文化而言,南唐实为当时的中心,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10月15日14:34: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imou.com.cn/1777
钱币资讯

新疆银圆叁钱成交价

新疆银圆叁钱/PCGS XF Detail估价(人民币):1,000-2,000成交价(人民币):14,950简介1911年新疆银圆叁钱一枚,Y-30/LM-765,铸额无多,属新疆银币少见品种,有修...
钱币资讯

西藏色章果木20Srang金币

西藏色章果木20Srang金币/NGC MS63估价(人民币):20,000-30,000成交价(人民币):126,500简介1918年西藏色章果木二十两金币一枚,Y-22/LM-1063,拉萨罗堆金...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