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窑业历史悠久,龙泉窑在龙泉市,青瓷颇负盛名,因于南宋时烧造出粉青、梅子青釉色而为后世称颂。至元代,龙泉窑又创新了铁斑、镂雕、素胎贴花、模印等装饰技法,其中镂雕工艺复杂,且由于胎土收缩率的关系,胎体容易变形、开裂,成品难得。
龙泉地处浙江处州,窑业久负盛名,随着近些年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学术界对于明初龙泉窑的地位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均是烧造宫廷御用瓷器的官窑。但与景德镇青花瓷相较,龙泉窑釉下刻花工艺更为繁复,精品亦相对较少。
文献资料方面亦不乏佐证,据《大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一载,成化皇帝即位后便召回了饶州和处州两处的监窑内官,可见此制度至少一直延续至天顺年间。
从传世及出土的明初青花瓷器与龙泉窑青瓷看,墩式碗、梅瓶、大盘、执壶等器形和纹饰特征均极为相近。拍品品种和浙江丽水处州青瓷博物馆明官窑遗址考古出土瓷片相同,其尺寸、纹饰则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碗相类,仅口沿内无几何纹饰,种种雷同,即是明初处州龙泉窑与饶州景德镇窑“定夺样制”的实物映证。
墩式碗胎体厚重,通体施青釉。内外壁均以暗刻花果纹为饰,内壁刻折枝枇杷、荔枝、寿桃、山茶花,碗心为折枝牡丹纹;外口沿饰缠枝灵芝纹,腹部刻缠枝茶花、菊花、牡丹等四季花卉,足外墙饰几何纹。刻花手法熟练明快,青釉发色明丽均匀,釉面肥厚滋润,器形端正,为明永乐处州龙泉官窑之精品。
品相保存良好。旧配梧桐木盒、漆盖。
评论